发布日期:2024-10-19 浏览次数:
19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栏目、新华科普主办的《神奇的冰雪世界——南极洲》科普讲座在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举办。
18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助力现代乡村振兴——探访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直播活动在新华网客户端播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联合国糖尿病日,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主任医师王广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介绍了糖尿病的特征、诊疗等相关知识。
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为指导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栏目、新华科普祝办的《极端天气的“幕后黑手”——我们应如何应对越来越频发的极端天气》科普讲座在北师大二附中举办。
日前,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栏目、新华科普主办的《珍稀动物的回归之旅: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讲座走进北师大二附中。
遇到极端天气时应该如何防范应对?听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研究员王国复怎么说。
在科技界,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之间传递的不仅有知识、方法,更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育人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之源,科技创新靠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虽然已经56岁了,但朱进对于星空和天文科普的热情不减反增,依旧执着于仰望头顶的星空,牵挂着在学校讲授天文知识时孩子们一张张满是好奇的脸。
车辉泉介绍,北理工每年从专业学院或科研团队征集面向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科技创新项目,再将这些项目通过双选会的形式对接到各书院的学生,让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们自由交流。
随着智能校园理念进入高校,不少同学选择通过电子设备连接各类在学校生活中使用的设备,快捷而方便。
近年来,随着高校双创教育的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学生创新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日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矿定位项目学生代表张正介绍了项目内容及实践过程。
西北工业大学“苍穹之心”微型涡喷发动机智能控制器项目学生代表孟森林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介绍了这一科研项目内容及实践。
在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眼中,数学在任何有理性推理的学科里都占有重要地位。
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彩色马铃薯”项目学生代表付钰坤介绍了项目内容及实践。
日前,北京工业大学超导“基”业——自主化高温超导合金基带拓荒者项目学生代表武鑫宇介绍了项目内容及实践过程。
近年来,随着高校双创教育的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学生创新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展露并茁壮成长。西湖大学心理咨询机器人“小天”项目学生代表宋持瑜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介绍了自己创业实践。
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布,其中,有一位水产科技工作者,他一生坚守一尾大黄鱼,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和闽东沿海的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他就是刘家富。
11月9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栏目、新华科普主办的《珍稀动物的回归之旅: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讲座将走进师大二附中。
沙漠与良田,很少有人会将两者挂钩,而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却克服万难,将沙漠改造成良田。
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计算数学研究领域……石钟慈是个有故事的人。六十多年来,他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计算数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奋战在科研、教学一线,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科研专家手中当微弱的激光与数道钕玻璃相遇却可以释放出一万亿倍的能量。而在我国的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六十多载的科研工作先后参与研制成功了三代强激光用钕玻璃材料,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中宏。
李猷嘉为国所需投身我国城市燃气供应专业研究,并成为我国燃气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建成了我国的燃气工程专业及燃气实验室、筹建了我国燃气行业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热力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也是我国新一代热力涡轮机的开拓者之一。作为科学家,他研制成中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中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
1956年,刚刚从复旦物理系毕业等王启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室,开始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从此,半导体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水是生命之源,在国民经济和环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其研究成果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
“作为一名学者,求索创新是渗透在骨子里的精神,格物致知是贯穿整个人生的灵魂。”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的真实写照。作为我国老一辈凝固理论与技术研究带头人,他被称为我国铸造界屈指可数的院士之一,机械工程技术金字塔塔尖上的人物。
他首开我国无机合成化学课程、建立了无机合成化学博士点及首个无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徐如人。
回忆起70年前投身中国雷达事业发展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感慨地说道。“雷达是我的一切。”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中国雷达技术、电子对抗和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我国雷达事业
从事研究教学60余年,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伍荣生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永不懈怠的钻研精神,获得了多项出色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大气科学“风起云涌”。
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奉行一生的人生信条。天资聪慧加之后天努力,使杨叔子在学习的跑道上遥遥领先,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天赋异禀。
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姜道宏团队在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的研究中有了意外发现。2010年,姜道宏团队从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致病力衰退菌株DT-8中分离鉴定出DNA病毒,这是在真菌中的DNA病毒。
北斗导航系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而在北斗导航组网成功的背后则是几代科研人员的拼搏、汗水和不懈奋斗,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宝贵的科学家精神。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近鲐背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已从事土壤科研工作六十余载。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至今仍未停歇。
在中国计算机软件事业发展史上,杨芙清院士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是我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科学家、教育家、软件学科奠基人,在软件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果没有DNA同源重组,DNA双链断裂就会引发癌症。揭秘DNA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实质上也就是在研究清楚一些疾病到底是怎么来的。
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餐饮、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现代互联网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为我们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虽然已经年逾八旬,但赵淳生心中始终放不下科研工作,在他身上真正体现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数十年来,她沉浸在自己的研究天地中,在浩瀚的真菌学中通过不断摸索,将真菌世界中一个个未知物种分类、命名,赋予它们精确的坐标。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庄文颖。
获得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青年研究员王立平马不停蹄地赶往各个临海试验基地和重大示范工程所在地。多年如一日的艰苦探索、坚持不懈,王立平与团队成功研制出石墨烯改性的新型重防腐涂料,大大提升了我国海洋装备与海洋工程的抗腐蚀能力。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之重器,现正处在建设和应用推广的阶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它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其他还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
也许很多人向往教师职业的寒暑假期多;然而有这么一位老师,一直处在朝七晚十、无假期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刘志刚。从业16载,刘志刚早已把实验室当成了家,全身心投入到轨道交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事业。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在刘志刚看来,这不是件需要坚持的事,“只是因为热爱”。
“再过一个多月,待小麦收割后,就该到种水稻的时候了。”近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瑞宏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水稻要适时选种育秧插播。一旦延期,再加上后期田间管理跟不上,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类似银河系这样的大型星系是通过合并周边的矮星系不断成长、壮大的。但究竟如何鉴别哪些恒星是银河系的“原住民”、哪些恒星是“移民”呢?由我国科学家领导的中日研究团队为鉴别“移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化学“DNA”识别。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2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他们可能首次探测到了黑洞与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公报说,LIGO探测器和欧洲“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4月26日同时探测到了这一信号,该信号可能由大约12亿光年外的黑洞和中子星碰撞产生。
寻找有效的肝病治疗方法对于全人类,尤其对于中国显得非常迫切。据统计,全球遭受肝脏疾病困扰的人口约10亿,其中约4亿来自中国。同时,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目前也还未找到有效的治愈方法。
首张黑洞照片问世,轰动全球。成果背后的“功臣”——“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的国际科研团队,随之走入公众视野。该团队有16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李志远是其中之一。
朱照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新生代古环境演化与现代地质环境变化及人地关系演进,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项目数十项。左手端着一个长方形的搪瓷盘子,右手摆弄着盘子上的几块石头,研究员朱照宇的对话便从手中的石头开始。
要说奖,丘成桐已经拿了很多。菲尔兹奖、克拉福德奖、沃尔夫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每一座奖杯的分量都很重。美国媒体曾经把他称作数学王国里的“凯撒大帝”,同行对他的评价则是:“面对难题知难而上,永不止步。”
4月20日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01指挥员发出指令,山间一道巨大的光焰拔地而起,直奔星空。长征三号乙遥五十九运载火箭将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正式跨入“百次发射俱乐部”,成为中国首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
新华社武汉4月18日电(记者谭元斌)6000米以下深海被称为海斗深渊,具有超高压、温差巨大、终年无光、化学环境独特等特殊极端条件,是常规生命形式的禁区。然而,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深海却发现生活着脊椎动物超深渊狮子鱼。
美国航天局说,美国东部时间17日16时46分(北京时间18日4时46分),“安塔瑞斯”火箭搭载“天鹅座”飞船,从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瓦勒普斯航天发射场起飞。发射约9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并驶向空间站。随后,“安塔瑞斯”还释放了多颗小卫星。飞船预计美东时间19日早上抵达空间站。
人类寻找“宇宙第一代”的努力有了回报!据英国《自然》杂志17日发表的一项天体物理学重要成果: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了氦合氢离子HeH+——被预测为宇宙中形成的第一个分子离子。这一发现为一项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画上了句号。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充分利用液体动力推力稳、比冲高优点,采用两级半构型,液体芯级捆绑四枚固体助推器,可执行太阳同步轨道、低轨道、中圆轨道等多种轨道的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星座的组网和补网发射。
研究显示,这种“软机器人”从只有55个核苷酸碱基的DNA分子增殖数千万倍,形成几毫米长的DNA水凝胶。在反应液中,胶体首端生长、尾端降解,从而获得动力,可以像黏液菌一样逆流运动。
公报说,任务团队进行了标准的飞行测试演练,执行了各种飞行控制操作以校准速度,并测试飞行控制系统,包括偏航机动飞行,俯冲、拉升以及稳定航向侧滑等。飞机在最高超过4500米的海拔高度进行了模拟着陆演练。
刘红30多年从事环境保护和生命保障系统研究,所主持研究的“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曾完成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为期370天,系统闭合度高达98%,只有2%的外部供给,其余均为系统内自给自足、循环再生。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11日晚在南京表示,嫦娥五号预计于2019年底发射,实现采样返回任务。月球后续任务正在研发过程中,将实现月球极区探测,为未来建立月球科研站进行前期技术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