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17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如果现场有任何人有兴趣与我们合作生产世界上首款医用超极化气体MRI,请与我们联系。”在9月14日举行的2024年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投融资交易论坛上,宁波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乔纳森·加里波现场“招商”。
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统计,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当年到账金额由2020年的811.7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52.7亿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张勤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中关键的是产业资本与高校科研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双方需要建立互信、明确角色分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激励,达成转化效果。”
国科恒泰(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科先进医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主任刘冰从企业实践出发,提出高校专家、企业研发人员与医生联合开发在国际上是一种 “以用户为中心”产品开发模式,企业作为科转生态链的深度参与者,成为高校的“瞭望员”,与各创新主体一起共同构建科研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
当天,位于北京首钢园区的教育服务专题展还举办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投融资10+10对接会,包括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内的十所高校向观众展示了其在医疗、教育、农业、新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同时,还有超过20家资本企业计划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投入专项资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杨江林表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北京市将高度重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更多机遇和平台。